來見白暉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,孟氏族老。
“小白,這是浩子送來的,你給一道手令,咱們回去調人馬過來。沒你的手令,咱們召集了人手,也過不了幾個港口?!?br/>
航運在白暉手上控制著,沒的白暉的手令,調兵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,所有的船只沒有白暉的同意,是不可能運送兵馬的。
更何況白浩這次要的挺狠,他要在半年內,調一萬人手過來。
一萬人。
那怕其中有種田的,種桑的,織布的,也至少還會有五千負責打打殺殺的人手。
郿縣是秦國最大的兵源地。
青壯、正規(guī)軍肯定是不能調的,十五歲以上的娃子兵也要在郿縣受訓。
但四十歲以上,身上曾經有輕傷的老軍,以及強壯的婦人,調集五千能打能殺的,對于郿縣來說不是難事。
而且還可以從周邊沒有大族的縣里征調人手。
秦軍眼下缺少勞動力,不過象是少了一條手臂,年齡四十歲往上的這些,也不是優(yōu)秀的勞動力,還不如運奴隸回去干活更實在。
奴隸制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制度嗎?
那殖民算不是奴隸制的變種,工業(yè)時代初期殘酷的資本家壓榨算不算奴隸制的變種呢?
白暉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無為青年,內心突然有一種驕傲感。
因為,對于大部分倭人來說,成為秦國的奴隸,生活遠遠要好于原本的,白暉為大秦而驕傲。
不過,看著孟氏族老送來的禮物……
白暉表示很無語。
黑、瘦、矮。
怎么看都不足一米三的個頭,這還是所謂的在許多奴隸當中挑選的最優(yōu)質的倭氏族女。
白暉很想說一句,我不要。
但孟氏族老,能稱呼白暉這位秦國大河君一聲小白,足以代表這份親近,白暉若是不收,這面子上有點過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