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商人頓時傻了眼,他原本想借著這次水患大賺一筆,沒想到卻偷雞不成蝕把米,賠了夫人又折兵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物資被充公,欲哭無淚。
衛(wèi)淵看著手中一張粗糙的圖紙,眉頭緊鎖。
他轉頭對身邊的李工匠說道:“這樣不行,效率太低了,我們需要改進工具……”
衛(wèi)淵指著圖紙上一個古怪的裝置,向李工匠解釋道:“你看,我們可以這樣改進轆轤,加大取水量,同時用這種新式滑輪組,減少人力消耗……”李工匠聽得云里霧里,但衛(wèi)淵耐心地一步步講解,并親自動手示范。
在衛(wèi)淵的指導下,李工匠茅塞頓開,帶領工匠們連夜趕制新的工具。
很快,改進后的工具投入使用,治水的效率果然大大提高,原本預計需要數(shù)日才能完成的工程,竟然提前了一半時間。
看著奔涌的河水被引流到新的河道,周長老原本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,他捋著胡須,欣慰地點了點頭:“陛下真乃神人也!”
少數(shù)民族部落各自為政,互不統(tǒng)屬,遇到這種需要共同協(xié)作的災難,往往不愿意共享資源。
衛(wèi)淵深知這一點,所以他并沒有強求,而是以身作則,親自帶領士兵和工匠們奮戰(zhàn)在抗洪一線。
巴特爾被衛(wèi)淵的舉動深深感動,他主動站出來,號召其他部落的族人加入治水的隊伍。
在他的帶動下,原本各自為戰(zhàn)的部落紛紛響應,共同對抗洪水,展現(xiàn)出空前的團結。
洪水終于退去,可衛(wèi)淵并沒有放松警惕。
他望著被洪水浸泡過的田地,心中隱隱不安。
這些土地因為長時間被洪水浸泡,變得異常貧瘠,難以進行農耕。
如何改善土壤肥力,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。
眾人看著滿目瘡痍的田地,也都愁眉不展,不知如何是好。
衛(wèi)淵蹲下身,抓起一把泥土,放在手中輕輕揉搓,突然,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……
“或許,我們可以試試這個……”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小布袋,緩緩打開……
改良邊土興農計
衛(wèi)淵從布袋里倒出一些灰白色的粉末,遞給眾人看。
“這是草木灰,可以用來改良土壤。”他解釋道,心中卻暗自慶幸自己當年惡補過農業(yè)知識,不然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