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無上這幾天除了一直忙碌著經(jīng)營店面的事情,同時也沒忘了時刻關(guān)注著在《明報》上連載的《鐵血天驕》的問題。
現(xiàn)在才是一個禮拜,《鐵血天驕》的連載還沒有結(jié)束,《昆侖》的連載開始也還要幾天。不過即便是這樣,香港人對于寫出能讓金大俠都給了評論文章的“東方明珠”依舊是充滿了熱忱,大街小巷愛好武俠的人都在談?wù)撨@件事,談?wù)摗皷|方明珠”到底是誰?即便是不時常來他們店面購買水果的街坊們,也是不時的在討論著這個筆名,話里行間對于“東方明珠”無不充滿了贊美和期待。
連帶著,《鐵血天驕》的故事也是大熱,《明報》的銷售量也是跟著遞增,漲了百分之二的點數(shù)。愛好武俠的人紛紛慷慨解囊,加大訂閱量。有的甚至于將整年的《明報》都訂閱了一遍,整整幾千塊。
這種火熱的情況,宗無上、胡龍,江之都南無不拍手大喜。其中宗無上和胡龍是欣喜書越火爆,之后帶來的利益和影響也是越巨大。江之都南則是同樣獲得了實質(zhì)性的好處,不僅被金庸大力夸贊眼光和魄力,更是破天荒的提高了工資。這讓他不禁喜上眉梢。
《鐵血天驕》以及《明報》的大賣,自然引來了無數(shù)報紙和媒體的關(guān)注,不僅關(guān)注文章的好壞,《明報》的發(fā)展、更加關(guān)注的是宗無上的那個筆名“東方明珠”,紛紛發(fā)表言論,熱議非凡。
更有無數(shù)的報紙做起了標題黨,頭版頭條用放大了數(shù)十倍的巨大黑體字標示。神馬“武俠時代即將再次走向高峰”“新一代武俠巨擘即將誕生”“后金庸時代的武俠再次發(fā)力”“引爆香江的東方明珠”······
不過無論怎么樣評論,都逃脫不了一句話。這句話首先出現(xiàn)在《東方日報》發(fā)表了評論文章之后的又一篇議論文章之中,說“《鐵血天驕》和《昆侖》的作者用了‘東方明珠’這個筆名,是不是自寓為即將作為武俠界的東方明珠,就像香港之于整個亞洲,閃耀在亞洲整個界的東方?”
香港人自來自豪的是他們的經(jīng)濟,有著“東方之珠”的美譽?!稏|方日報》用這句話來評論“東方明珠”,雖然有些試探性的意味,但無疑更是在香港人原本就火熱的興頭上澆上了一把油,熱烈的沸騰了起來。
一時之間,整個香港最談?wù)摰米疃嗟拿~不是特首,也不是紅透了半邊天的周天王,而是“東方明珠”這個宗無上靈機一動寫下來的筆名。
火爆的氣氛,每天都在聽人談?wù)撨@自己,自然令宗無上激動異常。而且更加刺激的是,那些天天來他這里買東西的人雖然在談?wù)撝?,但卻是毫不知情他就是“東方明珠”本人。這種低調(diào)背后的巨大風(fēng)頭,無疑是世界上最刺激的事了。
“低調(diào),低調(diào)才是王道!”宗無上心下大樂,不停的做著深呼吸。
·······
第二天一大早,兩人便起了床,如往常一樣打開了店門,開始營業(yè)。
前幾天,宗無上耐住了性子天天早起忙碌,胡龍卻是耐不住寂寞了。他想不明白,宗無上都這么紅了,相信只要出面去證實他就是“東方明珠”本人,肯定是能紅透整個香江,賺什么錢賺不到,非要開水果店來賺這點小錢,而且還累死累活的?
“我說,你這是到底為了什么?”胡龍問道。
“什么為什么?難道現(xiàn)在就出去當(dāng)眾承認我就是‘東方明珠’?”宗無上撇了撇嘴。
“這不廢話嗎,你寫本書都能賺幾百萬,現(xiàn)在又這么紅了。你又不是沒看見,現(xiàn)在有多少人在說起你,起碼半數(shù)的香港人都對你非常感興趣的。不趁機出名撈兩票大的,干嘛沒事呆在這小水果店里賺小錢?”胡龍理所當(dāng)然的道。
“好,既然這樣,那我問你,等我以后如果不紅了,也寫不出書來了,那該怎么辦?”宗無上沒有點點頭,說道。
看來不把胡龍給搞掂了,以后別想安寧的日子過,非被嘮叨死不可。
“切,你都撈了幾票大的了,還怕到時候沒錢啊?!焙埖?。
“你這是典型的坐吃山空。而且你我都不知道,未來的社會會是個怎么樣。不過不用算也知道,經(jīng)濟發(fā)展上去了,肯定是生活花費的劇增。到時錢不夠花怎么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