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加上自家出了這么大的事兒,這位小少爺還能跟沒事人一樣四處尋花問柳的,一看就很奇怪。
于是在江淑君日常來給自己送消暑綠豆湯的時候,沈挽情順嘴問了句:“你在這兒塊呆的久,有聽說過太守府的大少爺和夫人不和的傳聞嗎?”
江淑君:“實話實說,江湖小刊上就沒有這倆人關系和睦的傳聞。”
原來,這徐子殷并不是大夫人的親兒子,而是過繼在她名下的。
太守原來只是個窮書生,和老家十里村外一家獵戶的女兒拜堂成親后生下了一個兒子,然后就進京趕考。
進京后不久,這個窮書生就被當時富甲天下的鄭家看上,覺得這人才華橫溢,于是便花錢培養(yǎng)他,助他考取功名。
果然,窮書生很有出息,一下子就得了皇帝的青睞。
所以鄭家就想將自己女兒嫁給他。
太守拒絕了鄭家的好意,說自己其實已經(jīng)老婆孩子熱炕頭了,娶你女兒不合適,但恩我會報的,不過報恩方式也不一定是娶別人女兒當老婆對吧。
鄭家一聽就說:沒事我們很開放,你可以讓你原配當妾,咱也不介意的。
太守一聽原配當妾豈有此理,說出去會壞我名聲的,于是頭很鐵地拒絕了鄭家的好意,接著派人回到老家準備接自己老婆孩子來京城里住。
結(jié)果剛趕回家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原配老婆不知道為什么就下落不明了,只留下一個孩子在隔壁哇哇哭。
于是太守就把孩子抱了回去,隔了幾年后又在各方壓力之下娶了鄭家的女兒當夫人,然后把孩子過繼到她的名下。
鄭家心里想:沒事,反正等我女兒生了兒子,就把這孩子丟出去自生自滅。
結(jié)果沒想到太守夫人身體虛,生不出孩子。
于是就只能將徐子殷當自己親兒子養(yǎng),但心里越養(yǎng)越生氣,于是兩個人天天在府里扯著頭發(fā)掐架。
太守夫人脾氣爆,說話不饒人。
徐子殷一個獨苗苗,恃寵而驕脾氣更爆,而且說話還帶臟字。
只有太守心里苦,因為就他一個人比較靦腆不會大聲罵人,真的很吃虧。所以他每天上朝都是第一個到,退朝最后一個走,有事沒事還拉著皇上去御書房聊會天,搞得皇上很煩。
皇上覺得,就是因為你家庭不和,搞得我每天起得比雞早,退朝還要被你留堂。我給你發(fā)俸祿,還送你大房子住,憑什么受這委屈?
然后就大手一揮,讓他回自己老家那邊當太守,只要不來上朝什么都好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