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些劍招、劍式、劍道、意境傳承,雖然都是來自于別人的,但本質(zhì)上來說,這也是我自己對于他們劍道的理解,所衍生出來的諸般幻象?!?br/>
“因為他們都不是真實的東西,哪怕出現(xiàn)的畫面,其中的感悟和理解,也是源于自己的想象,正因為有這些理解和想象,所以每個人看到的劍招和劍勢都是不同的,所施展出來的模樣,也是不同的。”
“尤其是很多小說之中的劍招,是沒有具體畫面的,只有對應(yīng)的文字,以及一些文字之中傳達出來的意思……可能作者想表述的意思,在表述的過程中,通過文字的方式展現(xiàn)出來,會出現(xiàn)各種各樣的偏差,而讀者去理解文字之中蘊含的意思的時候,也會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,從而讓劍招偏差,不復(fù)原來?!?br/>
“所以本質(zhì)上來說,這些畫面和劍道傳承并不是真正的劍道傳承,而是由自己內(nèi)心之中的幻想衍生而出的各種各樣的劍招、劍勢。”
“這些東西,也是組成我劍道感悟的一部分?!?br/>
“換句話來說,這些劍招、劍勢也是屬于我自己的?!?br/>
周貞文有所明悟,她猛然驚覺,這些東西都是前世看的一些與劍道有關(guān)的電影、電視劇、小說之中傳遞出來的東西。
各種各樣的劍招、劍勢、劍意,五花八門,但本質(zhì)上來說,這些東西都是存在于他的腦海當中的臆想。
他認為這些劍招能發(fā)揮出多少威力?
這些劍招、劍勢,就擁有多少威力!!
這就應(yīng)對了那句話……諸般萬象,皆由心生。
“劍隨心起,也隨心動。”
“萬般劍道,皆由于心?!?br/>
“心外無物,心外無理,心外無事?!?br/>
“所以這些劍招劍勢未必有具體的模樣,只是因為我心念所動,他們才有了具體的延伸……”
周貞文對劍道的感悟和理解,更加深刻。
“只要我心之所想,那么劍招就有了具體的模樣。”
“我應(yīng)該把所有的劍招融于心,如此一來,心念一動,我就等于擁有了所有劍招。”
“世間許多的劍招,劍式,也是如此,他們將劍招、劍式寄于山水,寄于情,寄于事,寄于天地,從中演化,從中延伸出了各種各樣的劍術(shù)?!?br/>
“比如無情道的劍術(shù),又比如一劍開天門,斬盡天上客的絕世豪氣,又比如奪命十三劍中的死寂、毀滅的力量,唯有接近死亡,體會死亡真諦,才能刺出這最后第十五劍的特殊變化……”
“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(jīng)歷不同,也因為每個人對劍道的感悟和理解不同,塑造了一個個不同的劍客,各種各樣不同的劍術(shù)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