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宛如白駒過隙,轉眼間就到了五月份。
五月份的山里,郁郁蔥蔥,處處散發(fā)著勃勃生機。
經(jīng)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,顧南喬和墨玉珩的新房也即將開工。
五月初一這天,顧南喬和墨玉珩起了個大早,他們前幾天就搬到了蒲家村暫住了。
沒有借住在蒲秀夫家里,而是在自己買來的山上搭了幾間臨時居住的簡易木屋。
除了她和墨玉珩之外,李偉民帶來的工人也都暫住在這里。
請他們時,就談好價格,大工一天五十文錢,小工二十五文錢,包吃住,所以還請了幾個婦人煮飯。
當然了這幾個婦人也不是別人,正是李偉民和幾個工頭的妻子。
對于顧南喬這樣的安排,他們沒有一點異議,幾個婦人一天也有二十五文錢,他們夫妻倆又能在一起上工,能拿雙份工資,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。
按照墨玉珩的要求,先要把臨近河邊的那塊地方打地基,對此李偉民很是不解“墨公子,按照圖紙,那邊是院子,打地基是不是太浪費了?!?br/>
他們知道墨家有錢,沒錢也不可能買這么多的地還有山,建的房子也是極為寬敞和奢侈。
從圖紙就能看出,這要花費多少銀錢,特別是他們用的還都是青磚。
墨玉珩解釋“這里靠近河邊,要是以后發(fā)洪水你可知道這里會如何?”
李偉民稍微一想立刻就明白墨玉珩打地基的用意了,河道兩岸都是良田,沒有修河堤,洪水來了,直接淹沒了良田。
墨家的位置,就在河邊,洪水來了,院墻能擋住,就怕院墻下的泥地給沖走了。
不僅要打地基,還要打深一些。
李偉民手下的工人有三十號人,這其中有五個大工頭,其余的都是小工。
工頭幫著安排和設計,其余的二十五人則是挖地基、搬磚石、抬木頭!
顧南喬也沒有閑著,安排那些婦人煮綠豆湯、涼茶。
這邊開工了,墨玉珩駕驢車去鎮(zhèn)上采購蔬菜、豬肉。
墨家這塊地鬧的動靜實在是大,蒲家村是人人皆知,應該說從前幾天得知這里的山和土地被墨玉珩給買走了之后,村里人都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