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面的兩個腳夫眼看沒有接到生意,看他們的模樣好似對這個叫趙大哥的腳夫有些畏懼,也不敢吵鬧,只敢在喉嚨里含混不清地嘀咕幾句,就沒精打采地跟著幾人向外走去。
此時的站臺,出站的人已經(jīng)少了許多,張永福不疾不徐地向外走著,迎面一陣清風(fēng)習(xí)來,讓人分外涼爽,張永福的心情也好了不少。
不知為什么,他覺得緊跟在身后的,那個被叫做趙大哥的微胖腳夫,有種難以言喻的氣質(zhì),令人不可小覷,于是他就好奇問道:“聽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,怎么跑到南京來討活計(jì)?”
“老爺您好眼力,我是湖北過來的,后面幾個兄弟都是前幾年河南那邊逃難來的。要不是被逼得沒法子,誰會愿意離開家鄉(xiāng)。唉!”
“看你的模樣應(yīng)該也是有點(diǎn)經(jīng)歷的,干什么不好非要來干這個苦力活?”
“老爺您不知道,南京城里活計(jì)不好找啊,大多數(shù)用工的人家都愿意用本地人,像我們這種外地來的,就只能賣一把子力氣了?!?br/>
“這位老爺,一看您就是個心善的,小的們今天也沒拉到什么活兒,您老一會到了地頭,能不能賞小的們?nèi)蟽蓷椀?,小的們回去也能吃頓飽飯?!蹦莻€之前不敢跟趙大哥爭活的年輕腳夫在后面祈求道。
“去去去,還給你臉了,不干活就想白拿錢,老子都輪不到這種好事,快給老子滾開?!币粋€跟班不耐煩地罵道。
那個腳夫也不敢回嘴,只是佝僂著身子,畏畏縮縮跟在后面。
此時出站大門口還是比較擁擠,這個姓趙的腳夫似是對這種情況很有經(jīng)驗(yàn),嘴里說著“老爺只管跟著小的走,這里人多,小心那些手腳不干凈的?!?br/>
說著就扛著兩個大箱子走在眾人前面,也不見他怎么跟人推搡,在人群中左右穿梭幾次,就帶著眾人走到了人群的前面,輕輕松松就來到了火車站的大門口。
要知道,這個時期可沒有什么VIP通道,不論你是一等車廂還是三等,出站時都得從一個通道出去,必然就會造成擁擠。這時也是各種小偷、快手出手的最好時機(jī)。
這種情況一直到后世都存在,火車站往往就是各種牛鬼蛇神魚龍混雜之地。
所以剛才這個姓趙的腳夫才提醒大伙兒小心小偷。
張永福常年為孔家四處奔走,自然知道這種情況,看到這個趙姓腳夫很會來事,對他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。
就在幾人剛要走出大門,就聽見后面擁堵的人群中突然有人高聲尖叫起來:“有小偷,快抓住他?!?br/>
張永福聞聲回頭一看,就見幾個人在人群里推搡拉扯,逼得本就擁堵的人群不斷四處避讓,一時間就混亂起來。
眼看人群就要蜂擁而來,趙姓腳夫雖然扛著兩個大箱子,但手腳卻是敏捷,他一把拉出張永福的衣袖就往側(cè)面走,嘴里叫道:“老爺跟我來,這邊走不會被人群撞到。”
南京下關(guān)火車站其實(shí)還是比較寬敞的,車站大門外就是一個不小的廣場,接送人的各種汽車和馬車、黃包車都停在這里。
當(dāng)然,廣場上也有各種叫賣的小販和拉人住宿的客棧旅店伙計(jì),其實(shí)跟后世八十年代的火車站很相似。
張永福跟著這個腳夫好不容易出了擁擠的人群,自然不想再次陷入擁堵之中,混亂中就下意識跟著腳夫順著圍墻向側(cè)面快速走去,只是緊走了十幾步,就來到一輛拉著篷布的老式卡車旁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