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正是種地的時節(jié),林有財夫妻倆早出晚歸,林富貴這邊的情況也一樣,所以林花的計劃基本沒有任何的阻礙。
倒也不是說可以瞞著別人,只是這樣的話省去了解釋說服的麻煩,畢竟林花也不可能真的給林無隅動手術(shù),還不如等他按計劃好了之后再告訴別人。
林花每日過去檢查林無隅手部的情況,并且給他送一些促進骨頭生長的飯食,順便帶著小石頭過去,讓林無隅給他講講課本。
一來,這樣有利于轉(zhuǎn)移林無隅的注意力。二來,就是幫小石頭鞏固基礎(chǔ)。林花當(dāng)時只是教了小石頭認字,還有大概的意思,她并沒有深入學(xué)習(xí)過這些古籍,自然是比不過古代尖子生林無隅的。
而林無隅也在教導(dǎo)中發(fā)現(xiàn)小石頭的聰慧,怕是要在自己之上。
小石頭只是個小孩子,還不太懂得藏拙,他知道的東西很難假裝不知道。按理說小石頭是個目不識丁的娃娃,可偏偏他已經(jīng)背誦完《三字經(jīng)》了,林花給他講的意思他也記住了一大半。
所以林無隅叫小石頭拿著自己的書,教他讀,給他講解意思的時候,小石頭就理解的很快。
林無隅隱隱感覺到小石頭是認字的,但是林花沒跟他說,他也就不去問。
就這樣過了不幾日后,宋先生到了。
謝老夫人對這位先生非常重視,帶著謝晚親自到村口去迎。村長得知此事,也帶領(lǐng)村民們一塊去迎接。
宋先生到了后,看見謝老夫人,還有一群淳樸的村民,心中很是喜悅,這是大家對他的看重。于是在村口就下了車,與眾人見禮。
林花拉著小石頭在謝老夫人的旁邊,見這位宋先生一身的正氣,談吐舉止彬彬有禮,雖旅途勞頓,但是儀表整潔,一雙眼睛依然清澈有神,心里便對這位宋先生多了幾分好感。
對林花來說,先生的學(xué)識固然重要,可是小石頭還處在成長當(dāng)中,先生的品德為人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他。
雖說謝老夫人肯定會請位好先生,但是親眼見過才更放心。
這位宋先生對村民們也笑得很熱情,可見不是認為讀書人高人一等的迂腐之輩。
村民們也是受寵若驚,一直送到宋先生到村長家,宋先生的行李則是送到了謝府。
孫順義對謝老夫人這樣安排,非常滿意,連忙熱情的招呼著宋先生和謝老夫人進屋坐,村民們則帶著孩子擠了一院子。
孫順義作為村長,詢問了宋先生的名諱,家鄉(xiāng)等,宋先生一一作答。因為之前幾人已經(jīng)通過信,商議好了束脩一類事宜,所以現(xiàn)在當(dāng)著村民的面又簡單的確定了一下。
因為村里的孩子們需要干活,不可能一整天都泡在學(xué)堂里,所以只每日上午上課。
謝老夫人付了宋先生的束脩金,但是按照規(guī)矩,入學(xué)堂時各家還應(yīng)再備一份束脩,不拘多少,是為表達一種禮節(jié)。
宋先生雖說在書院退下來了,但他不是不愛教學(xué)生,相反,他很喜歡教書育人,只是之前對書院,和書院里的一些人是有些心灰意冷了。這會見院子里一個個臉上帶著向往的孩子,心中喜歡的不得了,也顧不得旅途的勞頓了,堅持要先認識一下孩子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