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是已經(jīng)決定要上天門,但方法還要細(xì)究。
    真算起來,天門立派比大黎開國早了三十余年,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。其根基之牢固,實力之強(qiáng)悍,不止在豐州,放眼全國武林也是數(shù)一數(shù)二。
    天門勢力覆蓋了以虹舟山為中心的十幾座山頭,姜小乙粗粗計算,天門少說也有四千多名弟子,個個接受正統(tǒng)武學(xué)傳教,與聚集一群烏合之眾的青庭幫可謂是天壤之別。
    硬闖天門顯然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
    姜小乙想來想去,如果這案子真是天門所為,那么要奪回軍餉,最穩(wěn)妥的辦法就是調(diào)動駐軍。
    永祥帝給了肖宗鏡這樣的權(quán)利,可肖宗鏡覺得南軍現(xiàn)在正與叛賊交戰(zhàn),前線緊張,他不愿輕易調(diào)兵。
    兩人討論之下,最后還是決定悄悄潛入,先探個虛實,等真查出軍餉所在,再另做計劃。
    做好決定后,他們踏上行程。途徑一處山間險徑,二人牽馬步行,肖宗鏡見姜小乙一路不言語,悶頭思索,淡笑道:“怎么不說話,難道怕了?”
    姜小乙:“我只是想點事情,哪里怕了。嘿,打得贏最好,打不贏大不了就跑唄?!彼龘u晃著手里的韁繩,大咧咧道:“難道大人不知我最拿手的就是脫身的本事,只要那姚占仙別邪門得像戴王山和——”她剛要接“你”,反應(yīng)過來,又不說了。
    肖宗鏡道:“和什么?”
    姜小乙道:“沒沒沒!”
    肖宗鏡:“其實戴王山也不是邪門,練武與修道一樣,到達(dá)一定程度,通感開了,自然對世間萬物的觀察都敏銳了。說起來,姚占仙和戴王山都是使拳的,也不知誰的境界更高。”
    姜小乙:“原來戴王山是使拳的?”
    肖宗鏡:“更準(zhǔn)確的說應(yīng)該是掌法,不過拳掌不分家,說是拳法也一樣。”
    姜小乙想起之前在齊州,他在她面前露的那一手,至今回憶,還后怕連連。
    “他用的是什么掌法?”
    “是他自創(chuàng)的掌法,他起名為‘觀庵掌’?!?br/>
    “觀庵掌?”姜小乙皺眉道,“真是個奇怪的名字,是何含義呢?”
    肖宗鏡斜眼看她:“本朝如此崇佛,你竟一點佛學(xué)典故也不懂?!?br/>
    姜小乙:“我?guī)煾甘堑朗?,我怎么可能去學(xué)佛!”
    肖宗鏡耐心解釋道:“此‘庵’指的是‘庵摩羅果’,這是天竺國的一種果子。這名字取自一個佛教故事,說是一名尊者得了道,觀整個世間,就像看放在自己掌心的庵摩羅果一樣。戴王山以此命名他的武功,大概是想說世上所有的對手,在他眼中,不過都是手里的一顆小果子,皆在他掌握之內(nèi)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