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屋子咋這么暖和?哪哪都暖和,我都不需要穿外面的大襖子了,只穿里衣就成。”江大浪一邊到處觀看一邊贊嘆連連。
為了這地?zé)崴枷雭泶笊┳拥拿P工坊做工了,比他們家的塘坊舒坦太多!
其余江家人也是這個想法,這兒看看那兒摸摸,還沒一會就想脫了外衣。
“爹,咱們糖坊要是也弄地龍就好了,當(dāng)初真不該省那點工錢。”江英羨慕說道。
趙明月一行人不住的點頭。
江二爺心里也隱隱約約有些后悔,但現(xiàn)在房子已經(jīng)蓋出來了,根本沒法再挖地溝,總不能推倒重蓋吧?
況且工匠請來不容易,一來一回更是麻煩。
他勸道:“好幾個時辰一直攪動糖漿以及拉糖都是力氣活,再說糖坊要熬制糖漿,灶火一燒幾個小時,有火墻冷不了多少。”
江家人也知曉塘坊已經(jīng)算不錯的,哪能和大嫂子比呢?默默嘆了口氣,繼續(xù)參觀。
其他村民和江家人反應(yīng)如出一轍。
秦婆婆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,贊道:“這比家里暖和多了!家里只有炕上那一塊是熱乎的,要不就是有火墻的地方,但去了別的屋子還是冷?。?br/>
時不時的加衣裳減衣裳,可工坊進(jìn)來了脫了外衣,只有出門的時候才需要穿上,去哪間屋子都暖和?!?br/>
要不是她年歲大了,真想過來,畢竟在家同樣要干活,在家還沒工錢,在這兒有工錢!
“是啊,之前我家炕燒上了,覺得哪哪都好,再沒比炕好的了,如今看來就怕貨比貨!好的還有更好的啊?!焙槊鲊@道。
趙老大想到工匠當(dāng)時說的話,嘖嘖道:“怪不得地龍比壘炕的工錢貴多了,果然是一分價錢一分貨?!?br/>
“可不是?人不識貨錢識貨!”趙明月接了一句。
不來工坊上工的人羨慕的不想走,來上工的人恨不得閑雜人等快快回去。
工錢是做得多掙得多,耽誤的時間他們說不定能掙上好幾文錢了。
不過也知曉急不得,開工第一天必然要給他們分工,而且初次進(jìn)來需要熟悉環(huán)境,估計這也是沈清嬸子遲遲沒開口,一直任由他們到處觀看的原因。
沈清給時間讓做活的人熟悉工作環(huán)境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也是知曉村子上人都是好奇寶寶,干脆趁開工第一天讓大家伙看個夠,省的以后老好奇想知道。
漢子們溜達(dá)著去了最末尾的屋子,那里關(guān)木匠正帶著挑選出漢子們砍伐木頭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