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長咽了咽口水,慌忙回道:“有的,都有,其他菜沒有大白菜多,是按斤算錢;
白蘿卜胡蘿卜都是一文兩斤,大青菜一文三斤,萵筍貴些要一文一斤;
生姜就更貴了,要三文一斤!如今九月底還是嫩姜,水分多姜味不足,去腥驅(qū)寒效果不是很好,您看要不要等十一月來買?
那時候就是老姜了,味足辣的很,花一樣的錢也劃算些不是?”
這些婦人都是大主顧啊,可不能讓人覺得他們村子不地道,要說清楚才行。
沈清不在乎姜味足不足,泡姜要的就是鮮嫩水分多,老姜太辣了反而沒嫩姜適合,她說道:“沒事,嫩姜先來個五十斤吧?!?br/>
十一月份不知道能不能出來,要是能出來再來買老姜,要是出不來后面燒菜就用泡姜去腥了。
“兩種蘿卜各來八十斤;
大青菜一百斤;
萵筍五十斤?!?br/>
其他人拉了拉沈清,問道:“蘿卜萵筍也就算了,都能燉肉吃和做蘿卜干萵筍干,但你要這么多大青菜做什么?”
自家種的也有,這一大顆一大顆的燉了有股子青氣,也不咋地好吃啊。
沈清笑道:“我準(zhǔn)備用它做梅干菜,冬天做梅干菜肉包子吃?!?br/>
梅干菜好多菜都可以做,但她覺得這種大葉青菜最合適,肉厚做出來不干吧。
雪里蕻、蘿卜纓子做出來的梅干菜總覺得太過干吧,這兩種還是腌制成小咸菜配粥最合適。
芥菜倒也非常適合做梅干菜,但這兒它沒有啊。
其他人想的不是冬天做梅干菜肉包子吃,而是明年開化后,菜地里的菜沒長出來,囤的新鮮菜吃完了或放不住,不就只能靠腌制的酸菜、咸菜,蒸曬出來的梅干菜么!
“那我也來個一百斤的大青菜!其他的各來五十斤?!?br/>
反正梅干菜耐放,做好了吃不完放著也沒事。
“我要五十斤,其他的各來二十斤?!?br/>
“我要個八十斤,其他的各來三十斤。”